大型建企利润国进民退,敢问民营建企路在何方?
攀成德研究部每年都会统计利润超过10亿元的建筑企业,包括央企的二级建筑子公司、地方国企、民营企业。利润超过10亿元的企业如果把企业性质简单分为国有和民营两类看:
2013年合计22家,国有17家,民营5家;
2014年合计18家,国有14家,民营4家;
2015年合计28家,国有26家,民营2家。
量变化看,国企总体保持了稳定的发展,从17家增长到26家,而民企的数量却逐步下降,从5家减少到2家,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?
对此,攀成德分析认为主要是四个原因:
1、国企更容易抓住PPP带来的发展机遇
从2013年开始,“PPP模式”成为中国建筑行业的一大市场热点,“PPP模式”是有钱人的“游戏”,大国企、上市公司正积极投身于这一“游戏”,而国有大型上市企业则更有优势:
信誉优势:银行乐于把钱给国企;
市场优势:在高压的反腐态势下,政府官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只敢把项目给国企;
能力优势:大型建筑国企在品牌、规模、能力上更胜一筹。
几个优势叠加,使目前绝大多数“PPP”项目成了大型央企、省级国企、上市建筑企业的囊中之物,中小建筑企业、专业领域离“PPP模式”模式比较远的企业与“PPP”项目很难结缘,即使通过市场化竞争,拿到的“PPP”项目往往规模小、数量不多、实施难度大;无论是公开还是非公开的数据,不同的经营结果大致可以看出市场的端倪,笔者从非正式渠道了解的信息,某建筑央企的在建项目合同投资(含PPP项目)超过1万亿,可见投资在其业务发展中的地位之高。
2、国企更容易抓住国际建筑市场机遇
随着“一路一带”这一国家战略的推进,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不断增加,这些投资主要由进出口银行、国家开发银行给予所在国贷款,大量中国资金投入到这些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其他建设领域。
无论中国给予的贷款形式如何,协议条款如何,发展中国家都乐于接受这些贷款,而贷款投向的项目,基本上由中国的工程企业设计、采购中国的设备、由中国建筑企业实施,在项目的实施整个过程中,民营企业很难从中分到市场,基本成为国有建筑企业的食物。
民营企业只能通过完全的市场竞争,获得所在国自己投资的项目或者分包中国投资的项目,国有建筑企业在海外得到的这些项目风险小、可控性强、利润率高,从而大大提升了国有建筑企业的盈利能力,从主要从事海外业务的央企二级子公司的利润总额,我们可以看到央企的优势,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几年,这些业务不会出现大的波折,继续为国企提供业务来源,利润来源。
3、国企更容易抓住国家投资大项目机遇
经济下行,需要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,16年前几个月的统计数据显示,民间投资增速已经显著下降,国有投资则强劲增长,大量的国有投资,正在投向大型基础设施,国有投资总体上是投向大型项目,如高铁、高速公路、地铁、海绵城市、管廊建设一类,这些大型项目,几乎与民营企业无缘,成为国企的囊中之物,民营企业主要驻守在中低端房屋建筑、装饰、幕墙、中低端市政、工业建筑的某些专业领域,或者为大型企业做分包,民企要在下行的市场中,找到增长的机遇,实在太难;而国有大型企业更有能力抓住这些大型项目实施所带来的机遇,从企业的经营数据也可以看出端倪:2015年,中国建筑在房屋建筑领域营业收入下降,但在基础设施领域的营业收入在快速上升,这一趋势在短期内恐怕难以改变。
4、国企更容易在目前市场竞争规则中取胜
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,投标是最常用的竞争手段,投标标准的设定对于大型企业似乎更有利,无论是资金实力、项目实施能力,以及各类奖项如鲁班奖、国优工程的加分,大型国企都居于有利的位置,民企依靠体制机制的优势要在投标的前端竞争中取胜似乎很难,毕竟体制机制的优势要在项目履约的中后期才能发挥作用,不合理的标准和招投标的竞争,不利于中小型企业的发展;
面对目前建筑企业的发展态势,我们常常陷入这样的思考:这到底是一个强者恒强的时代还是资源决定胜负的时代?抑或二者兼而有之?
大型建筑国企在政策、资源、品牌、项目管理、技术等方面,居于明显的优势,然而,其他行业大量僵尸国企,也不断给我们敲响警钟,国企有它固有的难处,在获得资源的同时,上帝也给了国企另一面,体制和机制的劣势,或许有一天,当大量PPP项目无法兑现的时候,建筑国企也会陷入僵局?建筑国企的优势能持续多久?
而民企要靠体制机制的优势在短时间内实现逆袭似乎很难,也许目前是民企最艰难的时世,顽强的活下去才有未来,建筑业不断传出民企希望被国企收购的消息,民企到底是应该选择大树下面好乘凉的快意?还是应该咬着牙前进、把自己的未来寄托于核心能力的建设?
这是一个“选择”的年代,“国进民退”或许只是短期的景象,“PPP”和“一路一带”在建筑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,只是一段时间的风口,风口的猪总有掉下来的那一天,国有、民营建筑企业各自的未来需要历史给出答案,大家都需要回到那个永恒的主题:客户价值和企业核心能力。
|